Search


我兩胎產後是如何恢復體態的?

產後真的不是少吃一點麵包珍奶、跑個...

  • Share this:


我兩胎產後是如何恢復體態的?

產後真的不是少吃一點麵包珍奶、跑個步就能達到產前體態目標😌 需要的是系統性、有計劃的科學運動,及適合的飲食控制、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所以我在兩胎產後,也分別生出了兩套不同的運動計畫,幫助跟我一樣不知道怎麼減脂、總是遇到瓶頸卡住的女孩們😊 有很多人問這兩套計畫有什麼不同?該怎麼挑選?這篇來詳細說明🤓

❓Love the new me跟重訓課表有什麼不一樣?

當初與我美國的教練在設計這個課表的時候,設定的適用族群就是

「很少有時間運動」
「不知道要做什麼運動」
「沒有很多的預算上健身房運動」
「對運動不熟悉的初學者」

因為我自己一開始就是這種人~ 想要找到最有效率又不容易放棄的方法進入健身這個世界。

所以Love the new me的課表,大多是一些徒手訓練,搭配循環式的設計,在短時間提高心率、增加運動後燃脂效應的效果,同時也將低強度有氧、中高強度間歇有氧安排進課表中,動作設計也會在12週之間循序漸進的提高強度,給身體不同的刺激調節賀爾蒙,達到減脂的效果~

而且每天運動只需30-45分鐘不用多,月曆式可翻閱的課表設計,讓你一天一天越翻越有成就感。很多使用者反應,我們的課表跟一般app或是電子書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實體可以像月曆一樣翻頁的設計❤️ 讓這套計畫默默的提升了成就感與動力。

我除了自己有考Personal Trainer認證之外,設計課表的同時也諮詢了美國、台灣不同的教練的意見,設計出較適合亞洲女生初學者的課表。計畫中也有附贈一張配合的免費專業教練指導體驗券,讓運動初學者也有管道,透過專業教練保護自己運動時的身體免於受傷。

❓Blooming Fit是什麼計畫?

而Blooming Fit的設計,就會比較類似重訓那樣,透過幾下、幾組、增加磅數強度阻力的方式,循序漸進的鍛鍊肌力的設計。這是我自己在產後第二胎,為了在家照顧小孩又想運動設計出來的。因為彈力繩很輕便又是很好的阻力訓練工具,不管是訓練下半身、上半身,甚至只是小肌群啊像手臂二頭肌、三頭肌都有辦法在家就可以訓練到。Blooming Fit的課表設計,除了肌力訓練之外,也有安排低強度有氧已集中高強度間歇有氧,讓你在鍛鍊肌力的同時也能保證減脂進度。

因為Blooming Fit有很多很類似健身房使用器材或重量的動作,只是將啞鈴、器材、槓鈴等阻力變成彈力繩方便在家練肌力,所以比較建議有一點肌力訓練基礎,對自己身體肌肉的感受度與姿勢正確的察覺度有一定程度的人較適合。

❓飲食指南是什麼?

兩套計畫都會附贈飲食指南,因為20%運動,另外80%要靠飲食! 飲食絕對比運動還要重要~ 飲食指南跟一般營養師諮詢的飲食菜單不一樣,台灣法規規定非營養師不得提供營養諮詢~ 所以我們的飲食指南,是類似「衛服部」建議的一般民眾飲食指南,指引方向是六大類食物的份量數建議,讓大家不用辛辛苦苦的精算、紀錄三大營養素,讓飲食控制輕鬆地變成生活習慣。

但與衛福部公版的飲食指南不同的是,我們的飲食指南在生成過程,都有透過營養師提供的建議調整適合減脂或是增肌營養比例,我自己也有考過美國運動營養認證,並且研讀參考各種精準計算TDEE的文獻公式,綜合參考所有資訊之後,化成複雜的公式與程式碼建置在網站系統中。

如果大家期望的是非常詳細的飲食菜單,或是想要執行碳循環、生酮飲食、阿金飲食等特殊的飲食法,或對於自己身體的微量營養素、宏量營養素的攝取量有所疑問,我強烈建議諮詢專業的營養師喔! 以下是我推薦的營養師及團隊:

Cofit 我的專屬營養師
營養師 Rickycky
營養師的餐桌 Nutrition.com

希望這篇有幫大家解答到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計畫👌

Love the New Me - http://bit.ly/34C7hwh

Blooming Fit - http://bit.ly/2PcrDqh

更多生活、食譜、運動分享在我的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人生是一段追尋身心健康快樂的旅程 運動|飲食|生活|育兒|身心靈分享 合作邀約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